生態石籠袋技術壁壘建立前的準備
生態石籠袋內的填料要求理化性能好,結構疏松、通氣,保水、保肥能力強,以手攥成團落地開花為佳,填料要適合植物生長,不能夾雜大塊的碎石等雜質(建造地基時,生態石籠袋內裝填碎石級配應該在14-25mm之間)。生態石籠袋要把填料裝填到離袋口大約7-10cm處,并在裝填過程中人工墩實,保證沒有空鼓現象,且要將生態石籠袋裝得盡可能飽滿,達到生態石籠袋裝填后的設計尺寸要求,既可以保障邊坡的整體美觀性,又可以節約生態石籠袋用量。
對生態石籠袋邊坡表面進行插播(移栽)植被綠化時,首先在生態石籠袋表面做打洞處理,然后將需進行插播的植物修剪后將其根系插入生態石籠袋內,必須將插播的植物根系全部放入生態石籠袋內,不可把須根落在外面,然后在表面進行覆土,并且壓實,覆土完成后生態石籠袋邊坡進行噴灑方式的澆水,水滲入土壤15厘米深為宜,稍微晾干后,對移栽植被的周圍回填壓實,這樣做既有保墑、保溫的作用,又可有效防止大風把植被吹歪,待植被成活后,生態石籠袋邊坡的管養可按普通綠化管養方法進行。

生態石籠袋建造的邊坡不但可以綠化美觀環境,更可以減少風雪雨露等對坡體的侵蝕,特別是當生態石籠袋上種植的各種植物的根系不斷生長交錯纏繞后,它們就如同無數根錨桿起著袋體間的再次穩固作用,時間越長越牢固,實現了建造穩定性永久邊坡的目的,還大大降低了維護費用,與傳統的鋼筋混凝土、石材等硬體材料所組成的剛性邊坡、擋土墻相比較,生態石籠袋構建的柔性邊坡在結構穩定、施工簡便、節能環保、水土保持、綠化一次完成等方面占據優勢,生態石籠袋邊坡治理是一個施工難度不大,技術性強的工作,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。
生態石籠袋不但可以護理和綠化緩和低矮的邊坡,而且還可以防護和生態修復高陡的邊坡,當邊坡角度較緩,后邊坡比較穩定,生態石籠袋可以很容易的建造相對高的護坡;當角度較陡,后邊坡又較松軟不穩定,用生態石籠袋建造的擋墻邊坡高度相對低一些,但可以結合加固措施后就可以建造的比較高了,對于土質疏松及有荷載要求的邊坡,坡度較陡或者垂直高度較高的邊坡,一般在生態石籠袋護坡施工時,要配合土工格柵一起使用,生態石籠袋擋墻與土工格柵、回填夯實土共同構建加筋擋土墻,滿足生態石籠袋防護工程結構強度的需要,提高穩定性和安全性。
